投资基金可以不问原因,只要结果吗?

君茂资本   2023-06-05 本文章197阅读
我们在上篇文章中介绍了胜率、赔率和频率这三者形成了投资体系的不可能三角,投资者依照不同的选择及权重,构建了市场中常见各种投资策略。在证券类基金中,常见的有价值投资、趋势投资、量化对冲等策略,虽然这些策略的选股指标有很多差异,但可能都侧重同一个要素。例如,长期价值投资和趋势投资的选股是不同的,但其目标都是追求“胜率优先”,只不过在各自体系内前者是在长期胜率的框架内,通过提高赔率,放低频率来实现收益,趋势投资则是在短期胜率的框架内,通过提高频率(积小胜为大胜),放低赔率来实现收益。

1

土机前捡硬币
长期资本管理公司曾是美国一家知名投资公司,全称Long-Term Capital Management(简称LTCM),其成员可谓豪华,有诺贝尔奖得主、知名学院教授。
图片
LTCM以“市场中性套利策略”开发了一套自动化投资系统,这种策略虽然单次收益不高,但是胜率很大,LTCM通过加杠杆的办法扩大收益。1994年2月LTCM旗舰基金正式成立,募集规模为12.5亿美元,是那时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新成立对冲基金。10个月后,LTCM基金回报率就达到20%,1995年达到了43%,1996年达到了41%。在此期间,LTCM基金的最大月回撤仅2.9%,并且所有季度盈利均为正。
然而这套策略所使用的数学模型在统计历史数据过程中,会忽略一些小概率事件,又叠加杠杆追求高赔率,进而产生了毁灭性的后果。
图片
巴菲特将这件事形容为“推土机前捡硬币”。高胜率的策略,赔率本身一般,但通过高杠杆强行实行高赔率。它的问题是一旦遭遇“黑天鹅”,就会造成巨额损失,长期资本事件也给其他对冲基金敲响了警钟。
2

小概率的大机会
2006年,Scion基金的掌舵人Michael Burry通过大量的调查和分析,发现了美国房地产抵押贷款里的巨大泡沫。房贷大量违约这个小概率事件,在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,会最终成为大概率事件,泡沫即将破灭。可当时并没有专门针对房地产抵押贷款的做空工具,于是Michael Burry游说各大投资银行为其定制了一种类似保险的金融工具,中文名为“信用违约互换”(Credit Default Swap)。Michael Burry通过CDS(信用违约互换)实现了超高赔率的回报。
要实现这种高胜率和高赔率的成功投资并不容易,除了“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”定制做空工具的能力外,最难的是投资人认可与接受程度。毕竟在2008年之前,人们普遍认为房地产抵押贷款永远不可能违约——或者说违约是概率极低的事件。
图片
Michael Burry初心是好的,其目的是为持有人追求利益最大化,面对持有人对做空行为的强烈不解与不满,他采取了强制封闭的手段以应对投资人的赎回,虽然投资收益可观,但也身心俱疲,经此一役最终选择了解散基金。
图片
高胜率与高赔率同时存在的机会,多以绝大部分人无法察觉或者不以为然的“小概率”形式出现,又或者多以让人痛苦的方式呈现出来。前者需要破除思维和心智盲区,后者则需要一整套耐心、有效的长期投资体系。
例如,巴菲特说过一个打孔原则:如果你一辈子只打20次孔,那么就要对每一次打孔都进行很细致的分析。也就是说巴菲特找到高胜率的事件,希望每一次出手的胜率都是比较高的,做高胜率的投资。他强调要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,要重仓买入,本质上是讲由于先前价格的下跌导致在这样的时刻赔率变得足够高。二者的结合就是在高胜率与高赔率同时出现的稀缺情况下,运用与自身投资体系和投资策略相匹配的投资行为实现超额收益。这种超额收益的实现是深度研究能力、心态、长久不漂移的投资风格等多种要素综合的结果。
绝大部分能够长期存在、被广泛使用的投资体系,总会有高胜率和高赔率同时存在的高光时刻,但这种收益来源通常又不是基金投资者所关注的重点,这就会使得“不问原因只管结果”的投资大多以失败而告终。市场火热是趋势投资的高光时刻,基金投资者并不具备事前预测市场风格及评判策略有效性的能力,反倒容易被此时的盈利光环所吸引,一旦投资后市场风格与基金策略不匹配,基金投资者就容易陷入“一买就跌、加仓成深套”窘境。相反,在市场关注度不高,情绪低落,甚至恐慌带来净值下跌的时候,往往会在后续迎来价值投资的高光时刻,本应是申购甚至追加的好时机,基金投资者却可能赎在低点或者回本就卖,错过后续的投资收益。
投资收益=基金管理人创造的基金收益+投资人行为收益
投资过程中基金投资者既需要“知彼”,了解基金内在的投资体系、收益来源,把关注点放在投资策略是否靠谱、投资风格是否稳定上,也需要“知己”,合理配置资产、通过理性的判断以应对基金净值涨跌带来的情绪干扰,多关注投资策略,而非持仓变化,多关注投资风格,而非热点切换,这对于稳定持有心态及丰富投资收益更有帮助,表象的净值高低反倒是次要因素。


一键咨询